2015年第二季度,北京市空气质量比前几年有所改善、网友纷纷“晒蓝天”,这初步凸显了中国治理空气污染一系列措施的效果。7月24日,在北京举行的中美空气净化研讨会上,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指出,“大气十条”实施近两年以来,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成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凸显,但未来中国治霾仍面临挑战。
中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,即民间俗称“大气十条”。贺克斌认为,“大气十条”实施近两年来,其效果在2015年已经有所体现。他表示,污染物水平出现下降,在一些相对好的气象条件下,就会出现蓝天。2015年的四、五月份,北京出现市民大量在社交网络上“晒蓝天”的现象,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中国治理雾霾初步的结果。
根据环保部的每月发布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,2015年4月至6月间,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月统计数据与2014年相比均有所好转,其中,4月京津冀地区PM2.5月均浓度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近两成。
尽管如此,统计数据显示,与国家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相比,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水平并不理想,仍需大幅改善。以北京为例,上述时间段中,空气达标天数仅占总天数的43.3%-58.1%,每月仍然有近半数或超过半数的日子处于雾霾污染之中。
贺克斌亦表示,“大气十条”中的PM2.5浓度下降目标任务艰巨,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减排措施才能够实现。
“雾霾变蓝天并不是时间问题,而是污染物减排量的问题。”贺克斌强调,北京奥运会、APEC执行应急措施期间,一旦污染物减少50%左右,短期蓝天即可实现。然而,要使蓝天数从短期变长期,就需要经济、能源结构转型,以及科学和技术的保障。不能把目光全放在工厂脱硫脱硝、除尘等问题上,而是更多关注前端政策。
贺克斌举例表示,在美国的清洁空气法颁布实施之前的70年间,美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一直上升,直至1970年清洁空气法实施,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出现了下降,直至今天能够得到比较稳定的蓝天。
虽然中国正在政策、技术方面借鉴国际经验,也有一些问题是中国特有的。贺克斌表示,一方面,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身份。中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巨大,未来在保证经济发展中实现污染物的减排,所选取的路线与发达国家必然不同。另一方面,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能源用于工业,而相比之下美国的终端能源当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用于工业,交通和商业各占了三分之一。工业是用能大户,工业部门的减排任重道远。
贺克斌指出,基于这些特殊性,未来中国治理雾霾将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