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标准之所以要严起来,正是因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动了真格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2014年将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、脱硝改造1.3亿千瓦、除尘改造1.8亿千瓦。
大气污染物来源多种多样,光靠火电行业一个源头减排是不够的。
7月1日,与“史上最严”的火电厂排放标准同步实施的还有4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,涵盖了锅炉、生活垃圾焚烧、锡锑汞工业生产和农业机械等重要污染源。
据环保部测算,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实施后,可削减颗粒物(包括PM2.5)66万吨,二氧化硫314万吨;
《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》的限值大多比现行标准加严了30%,实施后预计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类90%,减排氮氧化物25%和二氧化硫62%;
《锡、锑、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严格程度同样接近国际标准,预计减排二氧化硫41%、化学需氧量47%、氨氮57%;
一个个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数字叠加起来,就为找回蓝天增添了更多希望;一项项严格的排放标准累积起来,就将形成治理雾霾的强大合力。
按照“大气十条”要求,共需制定25项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重点排放标准,目前已完成20项,包括全部火电、钢铁、锅炉、水泥行业和部分有色、化工行业。今年,还将重点推进再生有色金属、石化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,力争年内全部完成。
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为了冲出十面“霾伏”,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在明显提速,标准的尺度在大幅收严。这不仅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,更将直接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。很多时候,一个新的环境标准出来,就能带出成百上千亿元的市场规模。
诚然,要充分发挥环境标准的“正能量”,必须建立在严格执行的基础上,否则那些美好的减排数字只能是纸上谈兵。推动环境标准“落地”,目前当务之急 是加强环境督查和环境执法,对发现的不达标排放的企业施以重罚,改变以往环境守法成本高、违法成本低的怪象。只有这样,环境标准才能真正成为一条治理污染时不可逾越的红线。